你的位置:雷火电竞赢多少会黑 > 新闻动态 >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, 从幼儿园就得抓, 上小学才能收获“自律娃”
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, 从幼儿园就得抓, 上小学才能收获“自律娃”
发布日期:2025-08-05 19:55    点击次数:182

丁女士的女儿妞妞虽然才读小学3年级,但每天晚上都要熬夜写作业,尤其3年级后,语文课增加了作文一项任务。

以前11点完成的作业量,一下子增加至12点。用她的话说就是:“现在就已经熬到半夜,等上了初中、高中岂不是要通宵?”

于是,她就决定与女儿签订“作业时间管理协议”,包括每个月只有3次写作业时间可超过22点的机会,一旦超过3次,就要承担家务作为处罚。

当然,如果孩子能保持每日21点30分之前写完作业,可以得到100元以内的礼物作为奖励等。

没想到,效果也不咋好,女儿还是拖拖拉拉的,经常写到半夜,奖励更是一次也没得到过。

丁女士很后悔,上幼儿园的时候,老师就说过这个问题,但她一直没重视。总觉得,孩子再打点就好了。

但也没想到,现在问题越来越严重了。

为啥孩子总是做事拖拉磨蹭?

《儿童发展心理学》一书中提到,大多数孩子的时间观念,在6-8岁时才开始逐渐形成。

所以,你会看到小孩子是没有时间观念的,更不知道秒、分、小时的长短具体概念。

他们不知道5分钟是多久,只会按照自己的节奏完成事情,而这在对时间长短有明确概念的家长来说,必然觉得孩子做事拖拉,一直慢吞吞的。

幼儿教育家玛利娅·蒙台梭利在“蒙氏教育”体系中指出,人在18岁前会经历3个叛逆期,即2至3岁的宝宝叛逆期,7至9岁的儿童叛逆期,以及10至18岁的青春叛逆期。

而在这些叛逆期中,如果家长总是一味地催促他,“赶紧吃饭”、“快点写作业”等,易激起他的叛逆心理,故意作对,磨蹭拖拉,散漫不自觉。

更重要的是,家长忽略了时间观念的培养。因为,和智商有所不同的是,时间观念并非天生,更多的是依赖后天培养。

比如,家长自身生活态度、习惯散漫,孩子也会跟着学,照着做。

试试这三步走,培养时间观念

教育家福泽谕吉说:“家庭是孩子养成习惯、品性的学校,父母则是最重要的老师。”

所以,在孩子的时间观念培养上,家长需要先行。

我家二宝以前就是个拖拉鬼,但经过不断地磨炼和训练,现在上一年级了,作业可以主动完成,基本不用我催。

在孩子的时间观念培养上,我做了三步,分享给你,看看能不能帮你家“拖拉鬼”逆袭“自律娃”!

第一步:帮助娃认识“时间朋友”

《孙子兵法》中说到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”。

家长希望孩子养成时间观念,首先要引导他了解什么是“时间”。

毕竟,对于前额叶开始发育的儿童来说,“时间”作为一个抽象概念,他自己无法理解。

家长可以用计时器、沙漏进行计时,帮孩子明白,时间到底是怎么流逝的?

吃完一顿饭是多久?

看完一集动画片,为啥就过了15分钟?

妈妈早上8点去上班,下午五点回来,到底表示什么意思?

我们家还做过饼图,俩孩子惊喜的发现,原来一天可以做这么多少事情!原来,阅读只用了半小时(每次),难怪感觉那么快呢!

第二步:跟时间朋友“过招”

“5天看完这本书”、“1个小时内写完数学作业”,可以用这种具体的时间规定,帮孩子理解,原来做事情是要计算时间的。

而且,有了时间规划以后,孩子出现分心、走神、懒散行为也会更少一些。

发现孩子做得又快又好,就及时给出表扬和肯定:“今天你用了30分钟就把作业写完了,而且没有错误的地方。接下来,你就有了40分钟的自由支配时间,开心吗?”

如果孩子有时候拖拉了,不必要着急,可以先安抚情绪,再讨论得失。

让孩子知道,自己的拖拉,带来的后果,到底是怎样的?

第三步:加深跟时间的“友谊”

还记得那句话吗?“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,挤一挤就有了!”

确实,在孩子经过前面两步的引导之后,会发现时间真的好像“变多”了。每天都能有空余时间做自己想做的。

那么,怎么跟时间朋友加深“友谊”呢?

我们家用的办法是——计时器。不管是学习、玩耍或者看电视,都可以用计时器来计算时间。

20分钟能不能写完一张试卷?

15分钟能不能完成早读任务?

10分钟能不能背完一首古诗?

30分钟能不能读完3本绘本?

60分钟能不能从家里走到学校对面的广场并走回来?

这些都是可以用计时器量化的,一翻转,就能搞定。计时过程静音,完全不用担心会被干扰。

时间到了,提醒声音清脆,一下就能听到了。

颜色方面,有多种颜色可选,红色、白色、绿色、黑色,满足男孩、女孩的需求。我们家是俩男孩,选择的绿色,他俩超级喜欢,经常抢着用。

几十块钱一个,用了三年了,还像个新的。电池半年换一次,也很节约。

上面的三条关于改善孩子拖拉磨蹭,增强时间观念的三个步骤,家长可以细细琢磨,坚持下去,相信孩子一定会慢慢变得更自律,告别拖拉磨蹭。

如果觉得很难操作,也可以看看《儿童时间管理》这本书,作者是写过畅销书《非暴力沟通的父母话术》李少聪老师。

她在儿童心理、家庭教育方面,很有一套方法论,辅导过的家长不计其数。

这本书从时间感知力、正确的实践观、专注力训练、精力管理等八个方面,详细讲解了,告诉家长,帮助孩子提升时间关键。

还有大量的生活场景,给出精准分析,让父母和孩子有感同身受的感觉,同时根据建议掌握管理时间的方法和技巧。

因为这些建议,都是从实际生活出发,还有很好的实操性,配合数据表格、科学理论,进行印证。

所以,才会得到这么多家长和学生的认可。

一本书也就是一杯奶茶的价格,但能帮孩子学会管理时间,告别拖拉磨蹭,做一个“自律娃”,家长不用多操心,孩子也能更快乐地成长。怎么算都合适!

枕边育儿寄语:

《论语》提到:“不能正其身,如正人何?”也就是说,家长在引导孩子注意时间管理的同时,自己也要改掉拖拉磨蹭的习惯,避免拖延,会起到更好的效果!



相关资讯